一、償還利息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
(1)權利人之請求,指的是權利人于訴訟外向義務人請求其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權利人提出請求,使不行使權利的狀態消除,訴訟時效也由此中斷。關于請求的方式,法律無明文規定,應認為口頭或書面等能達請求效果的方式,均可使用。請求之相對人除義務人外,權利人若向主債務之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及財產代管人提出請求的,亦發生請求的效果。
(2)義務人的同意,是指義務人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義務人的同意,亦即對權利人之權利的承認,故與請求發生相同之中斷時效的效果。同意的方式,對此法律未有限制,口頭或書面、明示或默示,均無不可,而且也不問義務人的同意是否有中斷時效的目的。同意之表示人原則上應為義務人本人,義務人的代理人于授權范圍內而為同意的,亦發生同意的效果,但保證人等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對主債務人不生同意之效果。同意之相對人,原則上亦為權利人或權利人之代理人,對第三人為同意,不生同意的效果。
(3)提起訴訟或仲裁,是指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或申請仲裁,請求法院或仲裁庭保護其權利的行為。訴訟之舉,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最為強烈的表示,故訴訟之日便是時效中斷之時。權利人若以有效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等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執行程序的,亦發生與起訴同等的中斷時效的效果。但是,權利人于起訴后又撤訴的,其起訴是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呢?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通說認為,起訴已表明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事實,即使撤訴也僅是放棄公力救濟,其內含請求之意思并未因撤訴而撤銷,故應視為與請求相同的發生中斷時效的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對當事人也是有好處的,當事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收集資料。訴訟時效中斷之后需要重新計算新的訴訟時效,如果對訴訟時效有意見的,也是可以到有管轄權限的人民法院進行起訴,不在法定的訴訟時效起訴的會喪失勝訴權。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上市公司暫停上市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7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孩子在學校受傷的學校擔責還是老師擔責
2020-12-01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拆遷補償協議能提取公積金嗎
2021-01-31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