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償還利息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
(1)權利人之請求,指的是權利人于訴訟外向義務人請求其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權利人提出請求,使不行使權利的狀態消除,訴訟時效也由此中斷。關于請求的方式,法律無明文規定,應認為口頭或書面等能達請求效果的方式,均可使用。請求之相對人除義務人外,權利人若向主債務之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及財產代管人提出請求的,亦發生請求的效果。
(2)義務人的同意,是指義務人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義務人的同意,亦即對權利人之權利的承認,故與請求發生相同之中斷時效的效果。同意的方式,對此法律未有限制,口頭或書面、明示或默示,均無不可,而且也不問義務人的同意是否有中斷時效的目的。同意之表示人原則上應為義務人本人,義務人的代理人于授權范圍內而為同意的,亦發生同意的效果,但保證人等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對主債務人不生同意之效果。同意之相對人,原則上亦為權利人或權利人之代理人,對第三人為同意,不生同意的效果。
(3)提起訴訟或仲裁,是指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或申請仲裁,請求法院或仲裁庭保護其權利的行為。訴訟之舉,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最為強烈的表示,故訴訟之日便是時效中斷之時。權利人若以有效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等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執行程序的,亦發生與起訴同等的中斷時效的效果。但是,權利人于起訴后又撤訴的,其起訴是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呢?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通說認為,起訴已表明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事實,即使撤訴也僅是放棄公力救濟,其內含請求之意思并未因撤訴而撤銷,故應視為與請求相同的發生中斷時效的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對當事人也是有好處的,當事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收集資料。訴訟時效中斷之后需要重新計算新的訴訟時效,如果對訴訟時效有意見的,也是可以到有管轄權限的人民法院進行起訴,不在法定的訴訟時效起訴的會喪失勝訴權。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單位用地轉讓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042020年農村拆遷征收補償新政有哪些
2020-12-16房屋征收舉行聽證,能否提高拆遷補償嗎
2020-12-08安置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