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審判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還規定了下列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
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符合上述情況的,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訴訟。訴訟中止的裁定作出后,由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恢復后,不必撤銷原裁定,從法院通知或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訴訟中止前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在訴訟程序恢復后繼續有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如果不可抗力未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有效。
民事審判的中止對于當事人來說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畢竟自己的利益維護存在問題,如果時間耽誤太長就會導致自己的利益維護存在不少的阻礙,但是最為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審判不是的一些材料上的堆砌,只要有關部門的介入是真正操作就可以。
房地產糾紛民事判決書內容有哪些
民事判決書下來多久執行,執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民事判決書我不服怎么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未成年工作須要辦社保嗎
2021-03-15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