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再審被駁回后怎么辦
再審被駁回,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該抗訴期無期限規定。
人民檢察院對于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院建議或者抗訴。
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院建議或者抗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1.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2.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3.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二、民事案件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再審
申請再審的條件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民事案件再審啟動的是審判監督程序,這只是糾正生效裁判錯誤的法定程序,它不是案件審理的必經程序,也不是訴訟的獨立審級。而對于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原裁決的執行。根據民訴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基于審判監督權提起再審的人或機關是: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及審判委員會、上級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
什么是申請再審,如何申請再審
行政再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訴訟法再審的提出規定內容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臉部骨折工傷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12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土地流轉協議合同怎么寫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