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的中止理由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39條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暫時停止訴訟時效期間計算的制度。
中止訴訟時效期間的事由有:
1、天災、戰(zhàn)爭等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故;
2、權利人處于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而又無法定代理人;
3、其他不能行使請求權的。
二、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
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fā)生法定事由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訴訟依法暫時停止進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繼續(xù)進行的情況,又稱為時效的暫停。對此,我國《民法通則》第139條予以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
條件:
1、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fā)生。這些法定事由包括兩大類: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都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克服的客觀情況;二是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情況。
2、法定事由發(fā)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始產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效力。
3、訴訟時效中止之前已經經過的期間與中止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繼續(xù)進行的期間合并計算。而中止的時間過程則不計入時效期間,為此,民法把時效中止視為訴訟時效完成的暫時性阻礙。
三、訴訟時效中止的其他阻礙
(一)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
(二)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三)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無法主張權利;
(四)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主張權利的客觀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是可以進行中止的,但前提也是必須要有合法的法定理由,只有符合條件才能得到執(zhí)法人員的受理,從而在中止的理由進行消失了之后,那么這個訴訟時效就可以進行恢復,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只要合法就不會承擔法律的責任。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訴訟時效中止順延的規(guī)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單位集資房滿2年可以出售嗎
2021-02-20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guī)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yè)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17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