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后重新計算的節點是怎么規定的?
訴訟時效中斷后重新計算的節點是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二、民事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普通訴訟時效是3年。它適用于法律沒有作特殊訴訟時效規定的各種民事法律關系的時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由此可見,時效中斷以后重新計算的節點是不確定的,因為在時效進行期間的任何階段,雙方當事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導致時效中斷。不同于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中止的這些法定事由,僅限于時效快到期以后的6個月之內,但時效的中斷比較靈活。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室盜竊罪量刑標準
2021-02-26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