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相關法律規定是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第一百九十四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二、《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第一百九十八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九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以上就是訴訟時效中止和訴訟時效中斷的相關適用情況,我國法律上是對于兩者的適用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在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為了再次獲得訴訟時效,是需要由司法機關對是否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行為進行認定的。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司法訴訟算訴訟時效中止嗎
合同違約后訴訟時效中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后女方私自流產違法嗎
2021-01-06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