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怎么中斷是怎樣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該法定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的制度。
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很多,我國立法和司法解釋以具體列舉的方式進行了明確: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了三種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即提起訴訟、權利人提出要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下稱《民法通則意見》)第173條和第174條規定的幾種情形: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
3、1994年3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問題的批復》中規定,時效從出具欠條之日中斷;
4、2001年4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條規定:債務人在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通知上簽章或簽收催收通知的,訴訟時效中斷。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的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中有催收內容的,該公告或通知可以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
5、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條,將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的內容作了細化說明;第11條規定部分債權人主張債權引起的中斷對全體債權人有效;第13條規定了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情形;第17條規定了連帶債權、連帶債務中一人的訴訟時效中斷及于他人;第18條、19條分別規定了代位權訴訟、債權轉讓和債務承擔引起訴訟時時效中斷情形。
我國對案件的中斷有著嚴格的規定,債權案件的訴訟時效中斷的,應按照法律規定與債務人員進行說明。得到對方的同意后,才可以辦理這類案件的訴訟時效中斷,根據詳細的法律規定,對這類案件的訴訟時效進行辦理。
申請調解是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重婚罪認定
2021-03-08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拆遷維權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