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業公司如何中斷訴訟時效?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訴訟時效中斷的具體情況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特別是存在上述條件的情況下,是必須對訴訟時效進行重新計算的,具體情況下司法機關還應當按照上述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認定,符合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的就可以重新計算訴訟時效。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侵占罪與盜竊罪有哪些不同,侵占罪告訴處理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4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