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綜上所述,對于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都是在發生了一定的法定事由的情況下,這樣在經過過后的訴訟時效期間都會當做無效,會對該訴訟時效進行重新計算,而訴訟中止會在中止時間后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殺人案主犯主謀如何量刑
2021-02-24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8污染環境罪罰多少錢
2021-03-12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