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浪卡子縣律師 寧波律師 惠農區律師 青島律師 射洪縣律師 米易縣律師 鎮安縣律師
自認是我國民事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主要發生在民事案件辯論中,其中辯論產生的結果對當事人將產生直接的影響,也有可能成為法院判決的依據。因此,了解一些關于自認制度的知識是很用的。對此,律霸小編整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下面將民事訴訟自認制度的性質和分類的內容一一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民事訴訟自認的性質
對于自認的性質,理論上仍存在爭議,大體可以劃分為證據說和非證據說,英美法系國家學者一般認為自認是一種證據或證據方法,即持證據說的觀點。而大陸法學者則多持非證據說,即不把自認作為一種證據來看待,例如將自認作為一種訴訟行為,等等。
二、民事訴訟自認的理論分類
理論上,廣義的自認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訴訟中的自認與訴訟外的自認。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訴訟中”和“訴訟外”并不是一個時間概念,而是指特定的訴訟程序。訴訟中的自認是指當事人在特定的訴訟程序中作出的自認,訴訟外的自認是指當事人在訴訟程序外作出的自認。
(二)對事實的自認與對訴訟請求的自認。
從當事人承認的對象上分,當事人對不利于己方的事實作出的自認是事實上的自認;當事人對于相對方所提出的訴訟請求的承認,是對訴訟請求的自認。對事實的承認,不代表承認訴訟請求,而對訴訟請求的承認,也不一定意味著承認訴訟請求所依據的全部事實,因此二者不能等同。
(三)明示的自認與默示的自認。
按當事人自認的表達方式分,可以將自認分為明示和默達方式分,可以將自認分為明示和默作出的確定的意思表示,而默示則是在當事人不作為態度下的推定。
(四)本人的自認與代理人的自認。
根據作出自認的意思表示的主體不同,可以將自認分為當事人本人作出的自認和由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作出的自認兩種。
以上內容即關于民事訴訟自認制度的性質和分類的具體介紹,對于民事案件,如果自認一旦作出,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通常情況下法院會以此作為裁判的依據,所以大家務必慎重,否則產生的后果將由自己承擔。另外如果雙方當事人對某一事實都沒有異議,也就代表著真實性,就無需辯論了。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最新民事訴訟狀模板和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