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探望權入法的現實必要性。
眾所周知,由于我國特定的國情,中國已施行了多年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計劃生育政策在帶給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其所帶來的負面的社會效應也逐步顯現,最為直接的不僅僅是人口紅利的減少,還使得失獨家庭的數量大幅增長,由于我國即將步入老齡化社會,加至現行社會保障制度尚不是非常健全,這就使得失獨家庭老人的晚年生活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這不僅僅是經濟上贍養的問題,同樣重要的是在我們這樣一個家庭傳統觀念強、重親情的國家中,如何慰藉這些失獨老人的孤苦的心。
再有,由于改革開放的發展,人們保守的固有的傳統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口的流動性逐漸增強,出于各種原因,青壯年外出打工已成為一種常態,它所帶來的后果不僅僅是收入的增加,眼界的開闊,面對外面精彩的、充滿誘惑的世界,長時間的分離,家庭觀念的淡化等等,使得固有的家庭觀念產生弱化,離婚率逐年上升;同時,由于大批青壯年外出打工,產生大批的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日常的生活起居大多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料,加之中國人固有的“隔輩親”的傳統,使得這些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當因離婚導致的家庭的破碎成為現實時,骨肉分離的痛苦,不僅僅是父母、孩子的感受,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可能更是受害者,孩子的父母離婚還可以主張探望權,思孫心切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果不能得到撫養孩子一方父或母的理解允許,他們想看一眼自己的孫子可能是難上加難,尋求法律支持,又沒有依據,但親情的難以割舍,孩子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思念,都會煎熬、折磨著祖孫兩代人,不僅僅是對老人的巨大傷害與打擊,對于孩子健康成長、完整人格的塑造也會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
從情理上說,老年人要求隔代探望無可厚非,特別是對于失獨家庭而言,孫輩已是他們最大的感情寄托,如果剝奪他們探望孫輩的權利,無疑太過于殘忍和無情,不符合我們中國人所認同的社會公德;同理,對于留守兒童而言,他們由于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朝夕相處,情感突然遭到父或母人為的割裂,不僅是難以接受,而且對于他們正確認識世界,正確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無疑有著毀滅性的破壞作用,他們希望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相聚,共續親情的要求無疑也是可以理解和正當的。
面對上述現實的訴求,由于法律對隔代探望權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使得法院處理此類訴求時也頗為棘手,由于缺乏明確法律規定,不同法院面對同類的訴求所做出的判決卻大相徑庭,有的法院以當事人隔代探望的訴求沒有法律依據為由,判決駁回當事人的訴求,有的法院則依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規定,對尊重社會公德的內容作了擴大解釋,支持了當事人的隔代探望的訴求,這不僅僅造成裁判結果和標準的混亂,也無法令當事人信服,使得被判履行協助義務者滿腹牢騷,訴求未能得到支持者纏訴纏訪,案結事不了,社會效果非常差,嚴重損害了法院的權威和法律的尊嚴。
基于以上分析,如何依法解決和保障祖、孫相互之間的探望問題,就成為一個現實和必要的問題。
隔代探望權入法的正當性和可行性。
客觀的說,隔代探望權利的正確行使能更好的促進長輩與晚輩的溝通與交流,不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撫慰老年人尤其是失獨老人孤獨、落寞的心,使他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這不僅僅是解決了老年人的現實問題,而且對于仍在接受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年輕一代來說,也不能說不是一個安慰
盡管現行法律沒有關于隔代探望權的明確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條關于“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的規定,為該權利的行使埋下了一個伏筆,重視親情和家庭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理念和美德,因此,從該規定出發,完全可以引申出隔代探望權行使的正當性。
可喜的是,盡管對于隔代探望權的確認尚未上升到法律、司法解釋的高度,但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司法界的高度重視,最高人民法院已經開始在隔代探望權問題上進行有益嘗試,在2015年度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關于探望權問題”上,最高人民法院明確“撫養孫子女、外孫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主張探望孫子女、外孫子女的,一般應予保護”,盡管該紀要內容仍對探望權的主體作了一定限制,但畢竟是填補了隔代探望權的空白,其意義不言而喻。
從國際立法趨勢來看,探望權主題的范圍都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如《加拿大離婚法》第12條規定:“配偶任何一方,或配偶雙方,或任何得到法院的許可并為此提出申請者,或任何這樣的人,對婚姻關系中的子女都有權監護、愛護和教養或探視”。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都有類似的規定。因此,隨著中國國際化趨勢的進一步融合和發展,隨著司法實踐的有益嘗試和探索,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隔代探望權制度也必將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結束語
隔代探望權在之所以在學術和司法界都引起很大爭議,不僅在于公權力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家庭自治,還在于探望權如何正確合理實現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具體到個案中,反對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者亦有他們的苦衷,如長輩對孫輩過于溺愛或探望過勤、過頻,影響了孩子新家的家庭和睦和教育等,因此,對于探望權的正確行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該規定應同樣適用于隔代探望權。
坦率的說,因探望權發生訴訟的家庭往往是出于已經破碎和面臨破碎危險的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家庭成員之間,假如再發生曠日持久、極費精力的訴訟,家庭結構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喚起不同訴求者之間的共鳴,彌合心靈深處的上傷痕,回到親情的通道,正如一句話所說:“用法律、道德審視自己的訴求,從內心的最柔軟處出發,相信每一個家庭都能越過泥濘與爭執”。如果還有疑問歡迎登陸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必須具備相應資質嗎
2020-12-23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土地轉讓的方式是什么
2021-02-09土地流轉后中途能否增加土地租金
2021-02-14什么是空心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