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武安市律師 前進區律師 奈曼旗律師 橋東區律師 東風區律師 郊區律師 樺川縣律師 大東區律師 內丘縣律師
現在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經濟糾紛發生,當自己的權益受到傷害是我們就必須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經過協商未果后我們可以提起訴訟。那么經濟糾紛立案程序究竟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小編為您詳細講解一下經濟糾紛立案程序。
經濟糾紛立案程序
根據民事案件當事人爭議內容的不同,《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審判程序和執行程序,并對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作出了特別的規定.經濟糾紛案件涉及的訴訟程序主要有第一審普通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程序.
1、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審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所適用的審判程序,它是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經濟案件適用最多的是第一審普通程序.
(1)起訴和受理
起訴是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案件的行為.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因此,起訴才可能引起訴訟程序,使訴訟活動開始.起訴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訴權,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啟動訴訟程序.起訴應當具備的條件是:
①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②有明確的被告;
③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④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受理是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訴后,決定接受原告的起訴并開始訴訟程序的行為.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原告的起訴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必須受理案件;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2)審理前的準備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應當進行審理前的準備.包括: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組成合議庭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核對訴訟材料或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3)開庭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審判一般應當公開進行.審理過程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征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見;能夠調解的進行調解;判決.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4)判決和裁定
法庭辯論終結后,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判決一律公開宣告.
判決書應當寫明:
①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②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
③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④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上訴期滿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2、第二審程序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對地方人民法院作出的允許上訴的第一審裁定不服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后,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①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②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③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④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此限制.
3、審判監督程序
(1)再審案件的提起
①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②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三)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④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⑤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2)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提出.
(3)再審案件的審理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4、執行程序
(1)執行的申請
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2)執行的組織
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3)執行的措施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但查詢,凍結,劃撥存款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凍結,劃撥存款,應當作出裁定,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財產被查封,扣押后,執行員應當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規定交有關單位拍賣或者變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4)申請執行的期限
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申請執行期限的規定,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開始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通過小編的介紹相信您已經了解了經濟糾紛立案程序的相關程序主要有第一審普通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程序。如果您對經濟糾紛立案程序的相關程序有疑問,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渭南律師。
經濟糾紛可以報警嗎,經濟糾紛是否能報警解決
經濟糾紛起訴期限是多久
經濟糾紛打官司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定
2021-03-13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