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護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權利,保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民法通則》:
第十三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監護權相關法律規定的介紹。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監護權相關法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執法人員毆打怎么辦
2021-03-18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