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辯護律師自行回避規定是什么?
辯護律師自行回避規定是根據律師法39條的規定,具體如下。
1、《律師法》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2、《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二、法律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一條規定: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辯護律師作為被告人的代理人,目的是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利與利益,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律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在現實生活當中,對大多數的律師他們是需要遵循我們國家的回避制度的,但是必須要存在著回避的情形,比如說同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同事是這個案件的對方當事人的律師。在這種情況之下的話,由于是同一個律所,可能存在著重大的利益方面的關系。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