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是親屬需要回避嗎?
律師在案件中是不需要進行回避的;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與案件本身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特殊關系的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包括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不得參加本案處理工作的一項訴訟制度。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9條、第31條的規定,下列人員適用回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8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此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第206條分別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于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回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二、行政處罰的執行程序是什么?
行政機關或其他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組織依法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的,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他組織除有法定情形外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除《行政處罰法》規定可以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后,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強制執行: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收罰款;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被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但是,當事人確有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綜合上面所說的,回避一般是針對于執法人員與案件有很大關系的人才會進行做出此行為,而對于律師是可以作為當事人的代理人;只要遵守自己的職責,那么是可以得到法律支持的,所以,在處理的時候一般都是會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辦理。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民事訴訟法回避方式有哪些?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