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于孩子的財產是否享有處分權
對未成年的孩子有處分權。根據《民法通則》第18條,可以得出,監護人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可以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也就是說監護人是有一定的處分權的,換句話說就是在不減損為成年子女利益的情況下,擁有處分權。說父母沒有未成年子女財產處分權死不對的,只是這個權利是有限制的。
其次、我們來看下什么情況下,父母的處分權是有效的?從第一點可以看出,父母為了未成年子女利益的處分權當然是有效的。那么,是否還存在其他情況呢?我們從代理的角度來說,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父母為了未成年子女利益的處分(如果未成年子女智力可以理解這個處分行為,應當取得為成年子女的同意)當屬有權處分,有效;如果父母的處分(如果智力能理解卻沒取得同意)行為非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是否就無效呢?這種情況可以看作廣義的無權代理,如果是表見代理(如未成年子女智力狀況、經濟能力、環境來看,足以理解這個處分行為并且同意了)這個效力由相對人選擇,可以選擇表見代理,處分有效,也可以選擇狹義無權代理進行撤銷,如果是狹義無權代理,就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未成年子女進行追認。
再次、關于孩子學費和生活費是由被監護人財產支付還是監護人的財產支付的問題,應該這樣看,讓孩子接受教育和正常生活,也是為了孩子的利益,為孩子所用了,監護人當然有權處分,這也是監護人在盡監護義務,只不過是行為上的盡義務,并不一定要從監護人的個人財產支付才算監護人盡量監護、撫養義務。另外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說,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用孩子的財產支付,不違反道德,不違反法律,合情合理,法律來源于生活,也是為了生活的公平公正,從孩子的財產支付孩子的費用沒有什么不妥的。這樣的判定要特別注意一點,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和一般的監護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而民法通則第18條第3款的規定,我認為只適用于一般監護人和對未成年子女不盡撫養義務甚至遺棄、虐待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對于關愛未成年子女教育與健康的父母,另外從父母的撫養費中支付教育、生活費這樣的判決是沒有意義的,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沒有立足點的。
生活中遇到財產處分權問題無法判斷對錯,需要律師幫助的時候,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人才進行一對一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么投訴網站侵權行為
2020-12-30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開荒地被別人霸占該如何維權
2021-01-0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