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于孩子的財產是否享有處分權
對未成年的孩子有處分權。根據《民法通則》第18條,可以得出,監護人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可以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也就是說監護人是有一定的處分權的,換句話說就是在不減損為成年子女利益的情況下,擁有處分權。說父母沒有未成年子女財產處分權死不對的,只是這個權利是有限制的。
其次、我們來看下什么情況下,父母的處分權是有效的?從第一點可以看出,父母為了未成年子女利益的處分權當然是有效的。那么,是否還存在其他情況呢?我們從代理的角度來說,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父母為了未成年子女利益的處分(如果未成年子女智力可以理解這個處分行為,應當取得為成年子女的同意)當屬有權處分,有效;如果父母的處分(如果智力能理解卻沒取得同意)行為非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是否就無效呢?這種情況可以看作廣義的無權代理,如果是表見代理(如未成年子女智力狀況、經濟能力、環境來看,足以理解這個處分行為并且同意了)這個效力由相對人選擇,可以選擇表見代理,處分有效,也可以選擇狹義無權代理進行撤銷,如果是狹義無權代理,就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未成年子女進行追認。
再次、關于孩子學費和生活費是由被監護人財產支付還是監護人的財產支付的問題,應該這樣看,讓孩子接受教育和正常生活,也是為了孩子的利益,為孩子所用了,監護人當然有權處分,這也是監護人在盡監護義務,只不過是行為上的盡義務,并不一定要從監護人的個人財產支付才算監護人盡量監護、撫養義務。另外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說,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用孩子的財產支付,不違反道德,不違反法律,合情合理,法律來源于生活,也是為了生活的公平公正,從孩子的財產支付孩子的費用沒有什么不妥的。這樣的判定要特別注意一點,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和一般的監護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而民法通則第18條第3款的規定,我認為只適用于一般監護人和對未成年子女不盡撫養義務甚至遺棄、虐待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對于關愛未成年子女教育與健康的父母,另外從父母的撫養費中支付教育、生活費這樣的判決是沒有意義的,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沒有立足點的。
生活中遇到財產處分權問題無法判斷對錯,需要律師幫助的時候,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人才進行一對一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量刑時交不了罰金怎么辦
2021-01-05采購人未公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標準如何處罰
2020-12-11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