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立案后處理流程
受騙之后,到警察局報案,警察會根據受騙財物數額大小作出決定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這里就涉及到一個詐騙罪的構件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詐騙罪的含義:一般來講,詐騙罪是指他人用虛假的事實、制造美好愿景或者采取欺騙、隱瞞的辦法,騙取另一方財物的行為。其前提是非法占有他人的合法財物。
其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詐騙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屬數額較大,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均在三年以下,另可以并處、單處罰金;詐騙財物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或者在詐騙過程中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不單要處以罰金,還有3~10年的有期徒刑;數額達到五十萬元以上的,就是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嚴重一點的,就是無期徒刑。
了解了罪名之后,到警察局報案,我們就要先考慮數額了。當然,不是說數額小就不報案,只是數額較小,立案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報案之后,就要考慮是否向法院提起自訴。如果雙方簽訂了合同的,報案也不一定能會立案,警察會認為是合同糾紛,自訴也是一種可取的方法。
若數額到達《刑法》規定的數額較大、巨大等標準之后,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一般會以詐騙罪進行立案。立案后,公安機關對報警人進行口供錄取,了解情況,之后會收集證據,進行調查。最后確定犯罪嫌疑人,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傳訊詢問,若犯罪嫌疑人不配合,會進行拘留審訊,這種情況是要掌握足夠的證據之后。公安機關偵查之后,犯罪嫌疑人承認犯罪,公安機關便將案件移送檢察院,由檢察院審查。檢察院審查之后,認為本案可以直接提起公訴的,便向法院提起公訴;若認為本案證據有瑕疵,但確實可以提起訴訟的,將案卷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之后再提起公訴;若是由受害人直接提起控告的,檢察院認為不予立案的,會字15日內向受害人送達不予立案通知書,告知受害人不予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如果受害人不服不予立案決定的,在收到通知書后10日內向檢察院申請復議。檢察院受理復議后,會進行認證的調查,給予受害人一個答復。
除此之外,現在網絡詐騙也是非常之多。網絡詐騙除了向網警報案之外,也要及時進行現實報案,且報案之時最好不要先說明已經在網絡平臺中報過案了,萬一警察來個“一事不二理”,被騙取的財物就只能打水漂了。
以上就是分享的立案之后的流程,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防人之心不可無。
立案之后被告人轉移財產怎么辦
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派出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山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0-11-15工傷鑒定遲到是否可以要求退錢
2021-01-06死刑核準期間能否申訴
2020-12-20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