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寫遺書,在國人的眼中,無疑是個不吉利的事情,很多人在避諱這個字眼。可天有不測風云,世間的無常和生命脆弱,是我們無法規避的,疾病、天災與人禍隨時隨地的都會出現在生活里,有些意外會在沒有任何預知的狀況下發生。面對這樣的事實,是回避還是正視?是做好心理準備,并做好妥善的安排,還是到時候措手不及?
遺囑,你提前寫好了嗎?
立不立遺囑,也要根據不同群體做出不同安排。
筆者認為,最需要立下遺囑的群體主要有6類:
一是家庭中有相當數量財產的,需及早做出安排;
二是從事高危職業的;
三是到了一定年齡,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的;
四是家庭關系比較復雜的,比如夫妻雙方是再婚的,孩子分別在不同家庭生活的,還有就是家中同一序列的繼承人較多的情況下,早立遺囑有助于防范糾紛;五是家庭關系不太和睦的,比如有的孩子不孝敬,老人能預見到身后可能會不得安寧的,有的甚至要提出把財產捐贈出去而不愿意留給孩子的,需要早做安排;
六是有些人愿意捐遺體或是器官,但子女出于個人感情可能會不同意,為了不違背老人的個人愿望,需要立下遺囑讓合適的執行機構幫助完成遺愿。像以上這些情況的家庭,立了遺囑后最好不要大張旗鼓地公開內容,因為這樣可能會提前引爆一些矛盾,最好秘密進行,找專業律師,能公證的要盡量公證。
當然,一些氛圍很和睦、關系又簡單的家庭,立不立遺囑就看個人意愿,迫切性不如前面所提到的這些群體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家一定要合法地立下遺囑,也就是說立遺囑一定要具備法律認可的條件,否則,立了半天遺囑,最終拿出來卻不能得到法院認可,不能實現立囑人生前的愿望,那就是相當可悲的事了。這決非危言聳聽,因為來找我打遺囑官司的案子中,有1/3的遺囑最終被認定為無效,有的是因為處分了非個人所能處分的財產,有的則是因為證明條件不足等種種原因。通常而言,公證遺囑的效力是最高的,錄音遺囑、書面遺囑、代書遺囑、口頭遺囑等形式是否有效都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所以,如果可能的話,大家最好找正規機構和專業人士幫助立遺囑,公證自己的遺愿,這樣與人與己都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二審終審不服怎么辦
2020-12-08事故賠償調解書要錢嗎
2020-11-08國家賠償能否進行協商
2021-03-05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違反安全生產法第91條規定罰多少錢
2021-02-16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不登記結婚小孩可以上戶口嗎
2021-01-10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非法處置抵押物犯罪嗎
2021-01-06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