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權限內代替或協助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的人。被代替或被協助的當事人稱為被代理人。民事訴訟代理就是適應客觀需要而設立的一種法律制度,極大地方便了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但是,與當事人,即被代理人相比,民事訴訟代理人具有很多獨有的法律特征。本文整理了相關的法律條文與知識,為您提供關于民事訴訟代理人法律特征的探討。
1、訴訟代理人始終是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訴訟活動
設立訴訟代理制度是解決當事人不能或難以親自訴訟的困難。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活動的唯一目的是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參加訴訟活動始終是以被代理人名義,不能也不允許他以自己名義為訴訟行為或接受對方的訴訟行為。否則,他就不是訴訟代理人而是當事人了。可見,以誰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是區分訴訟代理人和當事人的重要標志。
2、訴訟代理人必須具有訴訟行為能力和一定的訴訟基本知識
訴訟代理人具訴訟行為能力是他充當代理人的首要條件。只有具備這一條件他才能代替那些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參加訴訟。在訴訟持續期間,如果訴訟代理人突然喪失訴訟行為能力,他就喪失代理人資格。
訴訟代理人還須具備一定的訴訟基本知識。例如具備社會所需的社會經驗、文化知識、表達能力和一定法律修養。否則就難以代為訴訟,也難以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3、訴訟代理人必須在訴訟代理權限范圍內進行活動
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依法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作為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卻不一定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訴訟代理人享有訴訟權利的多寡,全由“訴訟代理權限”決定。“訴訟代理權限”或由法律規定或由當事人授予。訴訟代理權限由法律規定者稱為法定訴訟代理人;由當事人授予者稱為委托訴訟代理人。如果訴訟代理人不充分行使“代理權限”即構成失職;超越“代理權限”視為越權。前者會遭到被代理人反對,后者不會被人民法院認可。
4、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終極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終極后果是指人民法院對案件的最后判決結果。在當事人親自進行訴訟時,訴訟行為人與訴訟終極結果承受人是一致的。當訴訟由訴訟代理人代為進行時,訴訟行為人與終極結果承受人就要發生分離,即終極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而不由訴訟代理人承擔。因為訴訟代理人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的訴訟行為是一種法律上的勞務行為。他是幫人打官司,而不是為自己爭輸贏。
值得說明的是,訴訟代理人不承擔終極后果,不等于訴訟代理人不享有訴訟權利或不負有訴訟義務。訴訟代理人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在訴訟中他要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訴訟代理人的違法行為,如妨害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則直接由訴訟代理人承擔,不得轉嫁給被代理人。
律霸小編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關于民事訴訟代理人法律特征的探討,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慘遭連撞身亡,如何賠償
2020-11-14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被害人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0-11-12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