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
(一)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巳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在執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以暴力、威脅方法妨害或者抗拒執行,致使執行工作無法依進行的;
(四)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圍困、扣押、毆打執行人員,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五)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造成嚴重后果的;
(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執行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庭審流程是什么?
(1)開庭
開庭是法庭審理的開始,其任務是為完成實體審理做好程序上的準備。
(2)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是法庭審判的核心階段。在這一階段,合議庭要在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代理人等的參加下,通過提出證據和對證據進行質證,當庭調查證據,全面查明案件事實,為法庭作出正確的裁判提供事實根據。
(3)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是指控辯雙方在審判長的主持下,依據法庭調查中已經調查的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對證據有何種證明力和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罪責輕重、應否處刑和如何處罰等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理由,在法庭上當面進行論證和反駁的訴訟活動。法庭辯論活動,既是控方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的活動,也是辯方據理反駁控訴,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的活動。
(4)被告人最后陳述
被告人最后陳述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審理結束之際,就自己被指控的罪行進行最后辯護和最后陳述的活動。這是法律賦予被告人的一項重要權利。從程序上講還是法庭審理的一個獨立的訴訟環節。被告人是案件的當事人,案件的判決關系到被告人的切身利益。在作出判決前,再給其一次陳述的機會,聽取他對案件的意見。
(5)評議和審判
對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書的這些老賴司法機關也不可能無計可施,可是,一般來說,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正式做出以后,是要雙方當事人自覺履行的,如果對方不履行,法院不會主動采取強制措施,得先申請強制執行才行。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委托代理
2020-12-10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實問題
2020-12-26強制拆遷補償款能否執行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