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司法機關在進行案件的審判和判決時,都有著較強的法律性和原則性。對相關的案件審理過程要求都較為嚴格,但難免會出現案件審判的錯誤的情況發生。那法院判決錯誤怎么處理,都有哪些法律規定呢。下面小編就這一問題為你進行相應的解答。
一、如果當事人認為法院判決錯誤的,要視情況來確定該如何處理:
1、如果是一審判決尚未生效的,則可以在上訴期內(民事案件的上訴期為15天、刑事案件為10天)向上一級法院上訴,則上級法院來重新審理和判決。
2、如果是生效的一審判決或二審判決的,則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再審,或向檢察院申請抗訴。
二、《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第二百零八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并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三、《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六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第二百四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都有哪些法律規定呢。在我國相應的民事和刑事法律中都有較強的規定,規定犯罪者可對自己的判決或刑期提出相應的上訴機制,以此來維護我國的判決的合法性和相關犯罪者的權益性。當事人結合案件進行相應的辦理。
法院起訴離婚的調解程序是怎樣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法院受理刑事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屬不配合治療導致病員死亡該怎么處理
2020-12-23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無子女的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3-24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