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經過】本案原告生父與生母在原告幼年時協議離婚,原告由生母撫養。原告生父2006年底病故,留有房產銷售款和養老金個人帳戶余額兩項遺產,但具體數額不詳。被繼承人除原告外,無其他第一順序繼承人。被繼承人生前深度中風,生活需要有人照料,因此生前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居住在其妹(即本案被告)處,直至去世。被繼承人生前在上海市某區有一套售后公房,并于去世前將該房產出售,但房產銷售款去向不明。被繼承人去世后,本案被告主動與原告聯系,出示一份代書遺囑,內容包括房產由被告處理,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由被告繼承等,本案原告對此產生異議。后雙方就遺產繼承問題展開了嚴重交涉,但均未果。
【本案焦點】本案有以下幾個焦點問題:
1、被繼承人生前處分的財產能否為遺產?
2、被告提供的代書遺囑是否有效?
3、被告對被繼承人盡了生養死葬的義務,究竟可以分得多少遺產?
4、被繼承人生前處分的財產去向,即房產銷售款的去向?
【法律適用】根據本案的實際情況,主要適用法律法規及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和第十七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代理思路】本案中,律師著重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從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方面入手。有效的代書遺囑應具備以下幾個要件:(1)有兩個以上的現場見證人;(2)由見證人之一為代書人;(3)遺囑上須標明年、月、日;(4)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上述四個要件缺一不可,不具備這四個要件的代書遺囑當屬無效。本案中,遺囑人未簽名,兩個人見證拒絕到庭作證,代書遺囑不符合形式要件,故不具有法律效力,被繼承人的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
2、通過各種方式查證房產銷售款的去向。被繼承人去世時,本案原告無從得知,因此根本無法了解被繼承人生前的遺產情況。為了解有關情況,律師通過申請調查令、追加第三人等方式加以調查收集相關證據。庭審中,本案被告承認房產銷售款存入了其丈夫的賬戶。于是,將其丈夫追加為本案的第二被告。
3、主張被繼承人生前處分的財產仍然為遺產。公民可以處分個人的財產,但要有明確的意思才能成立。本案中,被繼承人沒有明確的贈與意思表示,因此被告認為被繼承人將房產銷售贈與其的主張也就無法成立。庭審中,律師極力主張將房產銷售款存入本案第二被告賬戶的行為是財產保管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事故中的重傷如何認定
2021-03-06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自己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