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審判宣告判決后,就應該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及時地將判決書送達給被害人,而在實際的司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刑事判決書送達不及時的現象,而這對被害人將造成不少的危害,那么,刑事判決書的送達不及時會對被害人造成哪些危害呢?下面律霸的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然而在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只向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害人送達判決書,且存在告知不全面和不按規定期限送達等問題,這給司法實踐帶來許多弊端。
一、危害了被害人的上訴請求權。
?
《刑事訴訟法》第182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判決,自收到判決書后的五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內,應當做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如果被害人不能及時或無法收到判決書,將導致其無法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請求,或不知抗訴期限致使訴訟權利不能有效行使。
二、不利于被害人的財產權利保障。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僅限于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案件,而對盜竊、搶奪、詐騙等侵財型案件和貪污、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案件,被害人所遭受的物質損失并不在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內。如果不向這類被害人送達刑事判決書,會造成被害人無法了解法院的審理情況和判決結果,被害人所遭受的損失就無法及時得到追索,也不利于被害人對法院追繳和返還涉案財產的監督。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對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但這些規定比較原則,且現行法律對法院怠于履行這方面的職責并沒有規定相應的制裁措施,如果缺乏被害人的催促和監督,其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三、影響訴訟效益。
如不及時送達判決書,法律規定被害人在“收到判決書后的五日內”享用提請抗訴權,意味著不管被害人何時收到判決書,只要是“收到后的五日內”提請,檢察院如果認為應當抗訴,都可以抗訴。如果在判決生效后再送達給被害人,這時有的被告人可能已交付執行,再啟動訴訟程序,無疑會增加訴訟成本。
另外,被害人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一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五條規定:“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二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九條規定:“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沒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案件性質是民事案件,其訴訟時效應適用民法的相關規定,民事案件訴訟時效應當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二年,身體受到傷害的為一年。如果不向被害人及時送達判決書,被害人就不能及時知道判決結果,這樣將會造成訴訟時效的無期限延長,一些有利于被害人的證據也會因此而滅失,對被害人的財產權利保護帶來為不利影響。即使最終被害人勝訴,但這種遲到的正義很難讓被害人心服口服。
四、不利于社會穩定。
如果刑事判決書不及時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因不能及時知曉法院對被告人的刑事處罰情況,受損害的心靈很難得到及時的撫慰,財產權利遲遲得不到實現,將會深切感受到自身權利被司法機關漠視,導致身心受到再次傷害,從而產生對司法機關的不信任感,極容易引發涉法上訪、纏訴,甚至誘發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司法權威和社會穩定。
因此,為克服刑事判決書不能及時送達被害人的種種弊端,司法機關應轉變執法觀念,增強被害人權益保護意識。特別是檢察機關應把法院是否及時向法院送達判決書作為訴訟監督的重要內容。同時,應完善立法,建議在刑事訴訟法修改中,增設檢察機關和法院的告知義務,即規定檢察機關在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同時,告知其如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的,自受到判決書五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法院在判決書末尾也須注明被害人如不服本判決可于接到本判決五日內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切實使被害人的各項訴訟權利落實到實處。
刑事判決書的送達不及時會對被害人造成的危害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分別是對被害人的上訴請求權的危害、物質的損失、訴訟效益的影響和對被害人身心的二次傷害引發的社會不利影響。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商洛律師。
?刑事判決書開庭后幾天下發?
?刑事判決書上訴期是多久
?哪些人對刑事判決不服可以提出上訴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注冊商標必須要有營業執照嗎
2020-11-27單位罰款多少需要聽證
2020-12-25領工資的領條怎么寫
2020-12-16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