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的表示什么時候作出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繼承權是與接受繼承權相對應的一種繼承權行使方式。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即在被繼承人死亡的那一刻起,繼承人即享有繼承權。因此,如果繼承人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則視其為接受繼承,但在遺產分割前,一旦繼承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視為其自繼承開始就放棄繼承權;不但對遺產不享有權利,對被繼承人生前的債務不承擔義務,而且對遺產的孳息也不享有權利。繼承權的放棄,一經繼承人的意思表示,即發生法律效力。
被放棄繼承的遺產怎么處理
(一)合格繼承人放棄繼承的
被放棄的繼承份額就在參加繼承的繼承人中分配。如果表示放棄繼承的是遺囑繼承人,則放棄的份額應當轉歸法定繼承人繼承。如果放棄繼承的是法定繼承人,其應繼承份額由其他法定繼承人按法律規定的繼承順序繼承;如果放棄繼承的是被繼承人的唯一法定繼承人時,被繼承人的遺產歸國家或集體享有。根據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原則,放棄繼承權的人不繼承遺產,通常條件下,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也就可以不負清償的責任。
(二)受遺贈人放棄接受遺贈的
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既不表示接受又未表示放棄時,便推定為放棄接受遺贈。被放棄的遺贈財產,按法定繼承辦理。遺囑人沒有法定繼承人時,即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主動放棄或法定期限屆滿沒有表示接受而實際放棄遺贈的受遺贈人,不再承擔遺贈人所附加的有關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放棄繼承的表示作出時間和被放棄繼承遺產的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減刑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5死刑核準期間能否申訴
2020-12-20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