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百四十三條是什么內容?
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二、民事行為無效的情況
根據《民法典》規定下列幾種民事行為無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但間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確能證明是其在沒有發病期間實施的,并且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條件的,應當認定有效。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損害國家利益的。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
(5)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其中,(1)(2)屬于“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3)在沒有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根據《民通意見》與主流觀點,該行為應為可變更、撤銷的民事行為;(4)-(6)為內容“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另外,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三、民事行為無效產生的法律效果
無效的民事行為在法律上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恢復原狀。
(2)賠償損失。
(3)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返還第三人。即指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返還第三人。
(4)其他制裁。
所謂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和無效民事法律行為是相對的。類似于生活當中的有些合同在簽訂的時候,如果對方存在虛假意思表示合同也是屬于無效的。而具備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是指,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不違背法律規定,沒有虛假的意思表示。
?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