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了繼承糾紛該怎么辦
解決途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了繼承糾紛,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加以解決: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于有關當事人的自愿行為,因此處理后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于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于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二、遺產繼承糾紛分為幾類
繼承糾紛可分成兩類:一類是非侵權糾紛,如繼承人僅對遺囑的效力、遺產的范圍和數額、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等問題認識不一而產生的糾紛。另一類是侵權糾紛,即因發生侵害繼承權、受遺贈權的行為,如:非法取消繼承人、受遺贈人資格的行為;隱匿、侵吞或爭搶遺產的行為;非法處分未分割的遺產的行為;非法扣減繼承人應繼遺產份額和遺贈財產的數額的行為;法定代理人損害被代理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的行為;遺產分割時,未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的行為;非法剝奪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依法可以分得遺產的權利,或者非法扣減其應得的遺產份額的行為。這些繼承糾紛均可依法進行處理。妥善處理遺產繼承,避免或減少遺產糾紛,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互助和社會安定,有利于調動積極因素,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的規定,繼承糾紛包括:法定繼承糾紛(轉繼承糾紛、代位繼承糾紛)、遺囑繼承糾紛、繼承權確認糾紛、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遺贈糾紛、遺贈扶養協議糾紛。
上文小編整理關于遺產繼承糾紛的相關法律知識。總之,當我們面對遺產繼承糾紛時,首先應該選擇自行協商解決,繼承糾紛的絕大多數當事人都是親人,協商解決不至于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如果協商不成,當事人可以選擇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經抵押的商品房可以銷售嗎
2020-11-23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