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釁滋事兇器認定是什么?
對刑法中規定的兇器,在實踐中有不同的理解。我認為不應單純按照生活常識進行泛化的理解,而應根據法律規定進行規范化解釋,即將國家管制類器械以外的兇器限定為行為人為實施犯罪而攜帶的其他器械。
二、關于“兇器”含義的理解和法律規定
2000年11月最高院公布的《關于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攜帶兇器搶奪”,是指行為人隨身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進行搶奪或者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其他器械進行搶奪的行為。
2013年4月兩高《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盜竊,或者為了實施違法犯罪攜帶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盜竊的,應當認定為“攜帶兇器盜竊”。
也就是說,在理解“攜帶兇器搶奪”和“攜帶兇器盜竊”中,司法解釋將“兇器”規定為兩類:一是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二是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的其他器械。如果將其他器械認定為“兇器”,應當具有“為了實施犯罪”的主觀目的。
三、對“持械”的理解
對“械”的理解。全國人大法工委編撰的《刑法釋義》中,“持械聚眾斗毆主要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使用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進行斗毆。”將“械”理解為“主要是指…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
2006年上海市高院《關于辦理聚眾斗毆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見》中規定,“持械”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直接使用器械斗毆,或者在斗毆中攜帶并且顯示但實際未使用的情形。這里的“器械”是各種槍支、刀具、棍棒、磚塊等足以致人傷亡的工具。從形式上看,以上對“械”的界定采用的是明確列舉與概括定義相結合的方法,既指出了典型,又未過于封閉;從實質上看,它們都捕捉到了“械”的本質特征,即“足以致人傷亡”。
2009年江蘇省公安廳、江蘇省檢察院、江蘇省高院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聚眾斗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械是指各種槍支、治安管制器具、棍棒等足以致人傷亡的工具;對于持磚塊、酒瓶類一般工具進行斗毆的要結合所持一般工具在斗毆中的使用情況及造成的后果等情節,認定是否為“械”。
綜上所述,“械”是指各種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棍棒等足以致人傷亡的器械。這種解釋,既符合“械”的文義,又符合法益保護目的,但絕不能為了法益保護目的而超越文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也在不斷的健全,其中也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和保障著公民的權益和行為,如果有任何的公民做出了違法法律的行為后,不僅會侵犯到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會給社會治安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司法機關也會根據案情做出處罰決定。
尋釁滋事罪量刑標準
尋釁滋事罪量刑是怎樣的
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差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財產損害賠償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9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開發區能出讓土地嗎
2020-11-18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