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權嗎?
有。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由此可見,作為繼承人的子女,不贍養被繼承人的,并不屬于法律所規定的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因此,子女不贍養父母并不喪失繼承權。
但根據《繼承法》第13條規定,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因此,子女不贍養父母并不喪失繼承權,但在遺產分配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第三款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女兒贍養父母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定義務。
子女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的,不僅應受到道德譴責,還可追究其法律責任。依據我國《繼承法》有關規定,被繼承人死后,繼承人可以按照法定或遺囑繼承的方式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遺產繼承權作為一種權利可以放棄,但贍養父母是法定的義務,不能夠因放棄將來的繼承權而予以免除。
二、有繼承權的主體
所謂繼承權主體,也就是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繼承權的介紹了。其實繼承權的擁有是我國的法律記性規定的,只要老人沒有立遺囑指定繼承,那么即使是不善養老恩也是可以有繼承權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2-03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監察有哪些區別
2021-03-05上海市公證服務收費標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
2021-03-08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