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繼承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能夠參與財產繼承的當事人只能是自然人(公民),而不能是法人。也就是只有自然人才可以為作繼承關系的主體,法人則既不能作繼承人也不能作被繼承人。
(2)繼承人繼承的只能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合法擁有的財產以及依法可以繼承的財產權利。
(3)財產繼承的法律后果是作為遺產的財產所有權由被繼承人手中轉到繼承人手中。
(4)財產繼承是以血緣關系或姻親關系為基礎的。
財產繼承相關知識:
財產繼承的定義:
所謂財產繼承,是指因公民死亡時對其個人的財產進行繼承而發(fā)生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在我國,財產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繼承以被繼承人的死亡作為前提條件。死亡一般是指人的自然死亡,也包括法律制度上的宣告死亡。繼承是一種單方的民事法律行為。財產繼承是只要被繼承人或者繼承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就可以發(fā)生、變更或消滅的單方的民事法律行為。例如,被繼承人設立遺囑來處分自己的合法財產,只要不違背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準則,并符合遺囑的有效條件,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遺囑就可以發(fā)生遺囑人預期的法律后果。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可以表示接受繼承,也可以表示放棄繼承,完全由個人來決定,用不著征求他人同意。在法定繼承中,盡管被繼承人死亡時沒有作出如何處分遺產的意思表示,但法律推定由他們的最親近的親屬繼承,如有生存的配偶、子女、父母等,就讓他們繼承,沒有上述親屬時,就讓死者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繼承的法律后果,是引起財產所有權的轉移。遺產具體分割后,每個繼承人對于分到的遺產就享有了所有權,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對該遺產行使占有、使用、處分的權利。這時,被繼承人的遺產因為繼承而改變了所有權的主體,就是由被繼承人轉歸繼承人所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山西省)
2021-02-23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節(jié)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新《保險法》體現(xiàn)三大亮點
2020-12-16投保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拆遷安置房能轉讓嗎
2021-01-17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qū)別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