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實踐中,對于被繼承人的債務,特別是未到期的債務如何清償,由于現行相關法規缺少具體可操作的規范,已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其中,突出的爭議焦點在于:債務清償是應發生在財產繼承之后還是應在其之前?而未到期的債務的清償又該如何進行?如何在保證繼承權順利實現的同時保障其它相關債權人的合法利益?此外,我國的遺產稅法呼之欲出,而因遺產稅而形成的債務如何清償?遺產稅的征稅對象、扣稅環節等操作細則也需要我國繼承法在被繼承人的債務清償等方面作出更為詳細、明確的規定,以防止相關人虛設債務、逃避稅負,保證這部稅法的順利實施。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最高院《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62條規定:遺產已被分割而未清償債務時,如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剩余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由此可見,我國繼承法雖明確規定了被繼承人的債務應予清償,清償的限額以遺產或所得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但未規定這些債務何時、怎樣清償。從立法用語上看,清償可以發生在遺產分割前,也可以在分割之后,一般而言,實踐中,后者更為普遍。這種時間上的差異對于債權人來說卻有重大的意義。簡而言之,債權人在遺產分割后再追索債權的難度要較前者大的多。作為被繼承人的債務人已經死亡,隨著時間的推移,權利義務本身的真實性越來越難已確認;且作為繼承人在接受遺產后,再要求他承擔清償義務,這種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的操作,既容易使義務人產生逃避義務的動機,又使義務人可以比較方便地轉移、隱慝所繼承的遺產,逃避清償債務的義務;另外,《意見》第62條雖然規定了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的清償順序和方式,但沒有規定這些清償義務人之間的連帶清償責任,極大地增加了債權人追索的難度。可以這樣設想:從一桶水中舀取一杯水要比將一桶水分成若干杯,再倒入若干個桶,再從若干個桶中各舀出若干分之一的水以湊成一杯水簡單的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離婚后才發現原配偶在未離婚時有重婚行為怎么辦
2021-01-04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