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底為表明自己的忠心,季某與李某簽訂了一份協議,協議中雙方約定,季某同意將自己名下的一套兩居室的房產與李某共同所有,并將一半產權份額贈與李某。雙方將該協議做了公證并辦理了產權證變更手續。此后,季某曾多次提出辦理結婚手續,但李某一直以各種理由拒絕,最終雙方決定分手。2004年,李某向法院起訴,要求分割上述房產,認為自己享有一半的產權份額。接到訴狀后,被告季某提出反訴,要求撤銷贈與,所贈房產返還季某所有。季某認為,當初贈與房產給李某,是以為李某會與自己結婚,因此才同李某簽訂了那份贈與協議。現在雙方出現矛盾,不可能再結婚,在這種情況下,贈與協議無效。李某認為,協議中并沒有明確是為了結婚而贈與,季某作為成年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履行自己簽署的這份協議。解析:《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男女雙方談戀愛時往往會為了表忠心而做出贈與財物等行為,而等分手后又會產生諸多財產上的糾紛,對于贈與的財物最后就會涉及到財產所有權的歸屬問題。該公證協議中雖未寫明是為結婚而贈與,但是協議上有雙方共同居住的表述,可以認定季某贈與是以結婚為目的,是附條件贈與,現在雙方結婚不成,李某就失去了繼續占有房子的法律依據。
首先,如果有證據證明贈與的財產是用于結婚的,而結婚目的未能達成時,贈與方就可以主張這些贈與財產的返還。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實生活中,這些證據的形成、收集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往往會受到情感、面子問題、傳統觀念的束縛影響而不能制作、保留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收贈與的合同。”第一百九十條規定:“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該按照約定旅行義務。”《民法通則》第六十二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男女雙方在準備結婚時所做出的贈與財物等行為一般來講都是附條件或附義務的,是基于雙方能夠共同組建家庭,如果雙方分手,未能結婚,那么條件無法成就。因此,該協議中雖未明確是為結婚而贈與,但是協議上有供婚后使用的表述,可以認定方某贈與是以結婚為目的的,是附條件的贈與。
對于你提出的“以結婚為目的的房屋贈與,但婚沒結,可以要回嗎”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如果有證據證明贈與的財產是用于結婚的,而結婚目的未能達成時,贈與方就可以主張這些贈與財產的返還,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專利轉讓的具體流程
2021-03-25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