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合人員密集,難免存在一些磕磕碰碰,這時容易情緒激動而造成一些事故,會有人在一定的場合里無事生非,為社會造成一定損害,會被判為尋畔滋事罪,那么,什么叫尋釁滋事案件罪呢?本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有什么區別呢?
一、什么是尋釁滋事罪?
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
二、如何才能正確認定尋釁滋事罪?
(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尋釁滋事罪,必須是行為情節惡劣、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才構成犯罪。對于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尋釁滋事行為,只能以一般違法行為論處。我們認為,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屬于情節嚴重應該綜合以下幾個方面因素進行分析: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
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后果。
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后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
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
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本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動機不同。
尋釁滋事罪是為了滿足耍威風、取樂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動機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某種不合理要求,用聚眾鬧事的形式,擾亂機關、團體、單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擾亂公共場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對有關單位、機關、團體乃至政府施加壓力。
2.犯罪形式不同。
尋釁滋事罪不要求聚眾,后二者必須是多人以上以聚眾形式出現。
3.客觀方面不同。
尋釁滋事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行為,或者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行為,或者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毀損、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行為;后二者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聚眾沖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或者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4.犯罪主體不同。
尋釁滋事罪的所有參與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責任;后兩者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的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即是什么叫尋釁滋事案件罪、怎樣準確界定它的性質、以及其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的界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種行為的后果也是十分嚴重的,其最高處罰為十年有期徒刑。所以告誡遇事大家不要沖動,避免釀成大錯。
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差別
尋釁滋事罪定罪量刑
尋釁滋事罪司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1-01-10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