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十三條包括哪些內容?
民法總則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所謂權利能力是作為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的能力。從本條可知,
1、自然人只有活著才享有權利能力,一旦死亡,就不再享有;
2、任何自然人都享有權利能力,與其年齡大小或智力高低并無關系。究其原因,因權利能力“依法”享有,無須人的參與直接通過法律規定獲得。既然權利能力是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主體。關于權利與義務的來源,可以有兩個方向:法律規定和法律行為;前者如生命權、身體權的獲取,因概括繼承而承擔被繼承人的債務等;后者如基于合同享有債權,承擔債務。
二、民法總則規定無民事行為年齡幾歲?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三、自然人的監護人都有哪些?
1、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2、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親屬;
(4)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綜上所述,民法總則中有大量的條款涉及到自然人,其中明文規定自然人只要是活著就享有民事權利,同時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當然,自然人在八歲之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其辦理一些重要事項的時候需要監護人代理。民法總則中對胎兒的權利也作出明確,其可以享有民事權利。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合同是否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