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總則是怎么規定的?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總則的規定主要是: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擴展資料: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簡言之,民事行為能力為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提供了現實性。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獨立地以自己的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
我國《民法總則》規定,成年人(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處的“視為”是指法律擬制,也就是本來沒有達到一般的條件,但是法律授權與達到一般的條件一樣的法律效果。并且這種情況不會隨著收入的變化而變化,一經達到條件就自然的延續下去,除非出現一般條件下的改變行為能力的情況。
民法中之所以要規定有限制行為的人主要也是為了適應有些孩子應該也被法律調整的范圍,因為孩子所作的行為雖然說應該由其家長來負責,但是如果是涉及到比較重大的,或者說家長已經沒有能力直接負責的情況,就需要孩子負起自己的責任。
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區別是什么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民法總則中的近親屬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
2020-12-07勞動安全事故罪與他罪區別
2021-01-09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