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名年輕的創投企業發起人、私募股權基金(PE)管理者,一群以退休職工為主的投資人,融資的別有用心、投資的盲目輕率,充分暴露出目前草根PE界的混亂現狀。
二、案情簡介
當創投企業受熱捧時,“80后”的黃某與李某某等人合謀發起所謂的創投企業吸收社會公眾資金。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黃某伙同李某某、王某某等人先后注冊成立上海匯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匯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投資管理公司,以投資者參與公司發起設立可得到無風險的高額回報為誘餌,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共計1.3億余元。
在私募基金概念炒作如火如荼之際,黃某對其吸引資金的方式進行了“升級”。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間,黃某糾集張某某在上海成立德浩企業,在天津注冊設立德厚基金公司,以招募基金的名義,以簽訂協議、承諾8.4%的固定年收益為誘餌,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4800余萬元。至案發,黃某等人所籌集的1.78億余元款項除部分返利、歸還投資款及投資外,大部分資金被用于炒股、提現、出借及購置房產和個人消費,并揮霍殆盡,造成參與者經濟損失8500余萬元。
案例剖析
1、該平臺違規轉讓私募基金等私募產品。
根據平臺提供的《收益權轉讓協議》,私募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在轉讓后均由受讓方承擔。通過平臺轉讓私募基金份額受益權的行為,性質上已經轉讓了私募產品的所有權,構成違規轉讓私募產品的行為。
2、該平臺向非合格投資者開展私募業務。
借助平臺作用,私募產品份額受益權被拆分轉讓給遠低于100萬投資門檻的個人投資者,規避了私募基金產品投資者的標準,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一條“投資者折轉讓基金份額的,受讓人應當為合格投資者且基金份額受讓后投資者人數應當符合前款規定”和第十二條“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的規定。
該平臺單只私募基金投資人數遠超法定上限。截至檢查結束,平臺存量產品中由130多只產品的投資者超過200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辦法暫行規定》第十一條的規定。
綜上所述就是如何解析私募基金違法違規案例的相關資料,通過以上的資料應該大概可以了解清楚如何解析私募基金違法違規案例的了,有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作為投資者,如何選擇一個合法、專業的基金管理機構是很重要的,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小編建議你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解散了協議有效嗎
2020-12-11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拆遷補償款一直不給怎么辦
2021-03-17低保戶拆遷有補償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