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無論你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要依法納稅,這是國家法律強制規定的,因此對于稅費繳納,我們大多數都會按時繳納,但是,稅務機關會因為工作上的錯誤導致稅費繳納的失誤,此時我們可能就會不服此類處理,那么,如果納稅人不服可以提出行政復議的幾率有多大呢?
如果納稅人不服可以提出行政復議的幾率有多大呢?
在實踐中,納稅人可進行行政復議,稅務行政復議是我國行政復議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防止和糾正違法的或不當的稅務具體行政行為,保護納稅人及其他稅務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稅務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那么納稅人可進行行政復議嗎?華律網小編總結了關于這個問題的相關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稅務行政復議是指當事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及其他稅務當事人)不服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作出的稅務具體行政行為,依法向上一級稅務機關(復議機關)提出申請,復議機關經審理對原稅務機關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作出維持、變更、撤銷等決定的活動。
國家稅務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1999年10月1日起實施,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了《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并于l999年10月1日起實行。
根據《行政復議法》和《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的規定,我國稅務行政復議管轄的基本制度原則上是實行由上一級稅務機關管轄的一級復議制度。具體內容如下:
(一)對省級以下各級國家稅務局作出的稅務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省級國家稅務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家稅務總局申請行政復議。
(二)對省級以下各級地方稅務局作出的稅務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省級地方稅務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家稅務總局或省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三)對國家稅務總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家稅務總局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申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的裁決為終局裁決。應該注意的是,向國務院申請二級復議審理是特殊規定,只適用于納稅人不服,由國家稅務總局直接作出的具體稅務行政行為的情況。對納稅人不服省級國稅機關、地稅機關具體作出的稅務行政行為,而向國家稅務總局申請復議,并且對總局的復議決定不服的,此種情況,納稅人不能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即仍按一級復議原則處理。
(四)對上述(一)、(二)、(三)條規定以外的其他機關、組織等作出的稅務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按照下列規定申請行政復議:
1.對稅務機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以自己名義作出的稅務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稅務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2.對扣繳義務人作出的扣繳稅款行為不服的,向主管該扣繳義務人的稅務機關的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對受稅務機關委托的單位作出的代征稅款行為不服的,向委托稅務機關的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
3.對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共同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家稅務總局申請復議;對稅務機關與其他機關共同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4.對被撤銷的稅務機關在撤銷前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繼續行使其職權的稅務機關的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為方便納稅人,按《行政復議法》有關規定,在上述情況下,復議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由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依法進行轉送。
只要自己符合有關條件,就可以向有關部門提起行政復議,但是行政復議并不是簡單的反映問題,因此當自己遇到這類問題時,我們首先還得準備相關材料,才有機會獲得行政復議的成功。
交通事故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行政復議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有范文嗎?
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賠償請求是否需要實際產生損害
2020-11-14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