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發展是要依靠全體人民的,當然最終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是大家都有資格去共享的,所以這就跟稅收的本質意義是一樣的。稅收是改善民生,為我國的經濟繁榮發展,并且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管理方法之一,當然,稅務部門主管的稅收工作不會絕對無爭議,但是對于稅務局提出的行政復議,有人比較好奇行政復議對稅局影響主要體現在哪幾方面?
行政復議對稅局影響主要體現在哪幾方面?
1、強化執法監督,提升執法質量。
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重視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稅務行政執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稅務行政復議的狀況。稅務部門和稅務人員,應牢牢樹立“稅收法治”觀念,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治稅觀念上,實現“人治”向“法治”的轉變;在治稅思路上,實現“任務導向型”向“法治導向型”的轉變;在治稅方法上,實現“管理整治”向“管理服務”轉變,積極開展依法行政,全面推行稅務執法責任制、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制度、稅務人員執法資格和等級認證制度,加強稅務執法檢查和過錯追究的力度,通過執法權的有效制衡和執法權的規范行使,全面提升執法質量,減少稅務爭議,從而達到降低復議案件發生率的目的。
2、盡可能以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式解決納稅爭議。
如前所述,行政復議有著程序簡便等諸多優勢,所以應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在解決納稅爭議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對現有稅務行政復議機構進行優化,把更多優秀的法律專業人才充實到機構隊伍中來,對機構的職責進一步明確、細化,切實承擔起行政規范性文件、行政行為、重大稅務案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另一方面,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應轉變觀念,行政復議并不是自找麻煩,也不是“丟臉的事情”,它是稅務工作的“一面鏡子”,可以照出自身的很多問題,所以稅務機關包括復議機構必須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行政復議,全面了解納稅人訴求,按照依法治稅的要求客觀分析相應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的行政行為,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等作出與行政行為相適配的行政復議決定。另外,對因自由裁量權等引發的納稅爭議,盡可能采取調解的解決方式。對于核定征收、行政罰款金額問題稅收征管法賦予了稅務機關較大的自由裁量權,此類爭議,雙方對法律適用并無多大分歧,只是對自由裁量權的幅度有爭議。修改后的行政訴訟法對這類事項的處理方式本著降低社會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標提出了調解的解決方式,作為稅務機關應積極運用這一方式,在保證稅法不受到侵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滿足納稅人合理訴求,使此類納稅爭議得到及時解決。
3、復議機關要對行政行為進行全面的審查。
根據新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行政訴訟原告可以在訴訟環節補充證據,目的是防止原行政單位做出行政行為時只采集對行政相對人不利的證據而不采集對行政相對人有利的證據。因此稅務行政復議機關不但要審查被申請人提交的證據,更要提示納稅人提交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并進行審查。同時,對爭議較大的案件盡可能采取實質審查的方式,由復議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對證據進行質證,避免只進行書面審查遺漏證據瑕疵。稅務行政復議機關還應注意審查被申請人是否將規范性文件作為處理依據,如果是,即使復議申請人未在復議中申請審查規范性文件,復議機關也應當審查規范性文件是否違反現行法律法規。此外,由于稅收執法存在的自由裁量權對納稅人的利益影響重大,稅務行政復議機關應重視對行政行為合理性的審查。
4、應充分發揮復議對提高稅務執法水平的反作用。
稅務行政復議機關和被申請人一般是直接管理關系,所以復議機關不但應就個別復議案件作出決定,而且應將復議結果形成書面的工作要求,對復議中發現的事實依據、執法程序、合法性和合理性存在的瑕疵進行總結,向復議機關全部直接管理的稅務機關通報,以統一執法標準,促進稅務機關提高執法水平。對于復議中經審查認為存在合法性瑕疵的規范性文件,如果是本單位或被申請人制定的應予以修改,如果是上級機關制定的則向上級機關提出修改建議,盡可能將有瑕疵的規范性文件導致的執法風險控制在最小程度。
5、高度重視和做好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銜接,做好應訴準備工作。
可以預見,隨著新行政訴訟法的實施和納稅人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稅務行政訴訟將不斷增長,對于經復議仍不能解決的納稅爭議,稅務機關應做好行政訴訟的準備工作。嚴格按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和其他要求,提交相關資料,特別應避免因程序不當可能造成的敗訴風險。做好行政訴訟各項應訴準備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特別是行政首長出庭制對稅務機關執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稅務機關特別是“一把手”一定要高度重視行政訴訟案件。要認真做好資料準備提交等各項工作,并嚴格按照行政訴訟法程序規定執行,確保行政訴訟規范推進和爭議圓滿解決。
其實,行政復議對稅局影響是非常的積極的,因為有了行政復議的監督,肯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去監督稅局的工作,能夠提升相關的執法質量,稅務局的整個行政行為將更加的公平合理,而且面對納稅爭議也能夠通過行政復議得到有效的解決的,并且稅務局也應該集體的歡迎民眾對自身的行政工作進行監督的。
交通事故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哪些案件是行政復議前置程序?
哪些行政行為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