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匯罪是行為犯還是結果犯?
結果犯;即以發生法定的有形的危害結果作為犯罪構成必要要件的犯罪。依行為與結果的關系所劃分的犯罪類型。如果只有一定的危害行為而無法定的危害結果,那么,對于故意犯罪來說是犯罪未遂,對于過失犯罪來說則不構成犯罪。結果犯的成立,要求在行為與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如在殺人罪中,必須是殺人的行為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才構成殺人罪既遂,反之,如果基于殺人的目的,但卻未將被害人殺死,則為殺人罪未遂。在過失犯罪中,如果行為與法定危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行為人則不應承擔刑事責任。
二、逃匯罪的處罰
1、依據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3條之規定。
2、懲罰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將外匯存放境外,或者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到境外,數額較大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單位判處逃匯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對于本罪與走私罪的界限:
1、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其與進出口貿易及其關稅無關;而走私罪的客體則是對外貿易管制,后者這種管制的目的是通過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督、管理與控制,防止偷逃關稅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該進出口的物資進出口。它與進口貿易及其關稅緊密聯系在一起。
2、所侵犯的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僅限于外匯;走私罪的對象卻比本罪廣泛得多,它包括外匯在內的一切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與物品或者應當繳納關稅的貨物及物品。
3、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匯的行為。逃匯的外在形式是將境外取得的外匯應當調回境內而不調回,或把境內的外匯私自轉移到國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觀行為卻是行為人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貨物、物品進出國 (邊)境的行為。
?4、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其僅限于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以及這些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除此之外,均不能構成本罪。自然人構成犯罪時,顯然必以單位構成犯罪為前提,否則,亦不能構成本罪;走私罪的主體則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此外,單位亦可構成其罪。
5、本罪為具體罪名;而走私罪則為種罪名,其包括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等多個具體罪名。
綜合上面所說的,逃匯罪就是私自將外匯存放在境外,而且這種行為不僅要傷害到了公司的利益還違返了國家的條款,而此行為只要產生了嚴重的后果那么就會以結果犯來進行處罰,對于此罪的處罰就會以數額的大小來進行判定。
認定逃匯罪要注意些什么,逃匯要受到什么處罰?
在我國逃匯罪判多久時間?
逃匯罪與走私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的最新司法解釋
2021-03-19驅逐出境是否適用臺灣
2021-01-14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