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稅罪的構成特征是怎樣的
(一)客體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征管制度。逃稅罪違反了國家的稅收征管法律法規,破壞了正常的稅收征管秩序,使國家稅收遭受損失。
(二)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行為以及扣繳義務人采用上述手段不繳或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刑法修正案(七)》對“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具體數額標準不再作立法具體規定,由司法機關根據復雜的實際情況作司法解釋并作出適時調整。多次逃稅數額較大未經處理的,按累計數額計算。修正案還規定,對逃稅,竟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稅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處罰的除外。
(三)主體方面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包括個人和單位。
(四)主觀方面
本罪的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具有逃避履行納稅義務,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因過失造成欠稅、漏稅的行為,不構成逃稅罪。
二、逃稅罪與抗稅罪的區別有哪些?
逃稅罪與抗稅罪的不同點集中在三個方面:
1、主體要件不同。
抗稅罪只能由個人和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構成:而逃稅罪的主體則包括單位和個人也包括單位的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2、客觀方面不同。
抗稅罪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逃稅罪則表現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賬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
3、犯罪標準不同。
抗稅罪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就可構成,而逃稅罪必須是偷稅行為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
刑事犯罪中的一般主體,并不是所有都具有納稅人主體資格,因此,也不是所有年齡達到16周歲,同時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能構成逃稅罪。法律要求能夠構成本罪的主體只能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包括個人和單位,也就是比較特殊的主體。而在逃稅的過程中,往往表現為采取欺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直接不申報。與抗稅罪比較的話,很顯然具體的行為上面相對要溫和一些,并沒有像抗稅罪那樣,行為人已經通過暴力、威脅的方法拒不納稅了。
逃稅罪追訴標準是怎樣的
逃稅罪的共同犯罪怎么認定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