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法機關會如何認定偷稅漏稅?
1、客體要件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 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 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 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 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二、認定逃稅罪的標準是什么
1、認定逃稅罪,要注意準確認定其客觀方面,即逃稅行為的認定。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對這一類行為比較好理解,與刑法條文修改前的偷稅具體手段無大的區別,常見的如: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涂改等;未經稅務主管機關批準而擅自將正在使用中或尚未過期的賬簿、記賬憑證銷毀處理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2)“不申報”,是指不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的行為。這也是納稅人逃避納稅義務的一種常用手法,情況要比前一類復雜一些。主要表現為已經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法人實體不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登記,或者已經辦理納稅登記的法人實體有經營活動,卻不向稅務機關申報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的行為等。
2、認定逃稅罪,需要注意逃稅罪的初犯只要滿足法定條件,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逃避繳納稅款達到規定的數額、比例標準,已經構成犯罪的初犯,滿足以下三個先決條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1)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
(2)繳納滯納金。
(3)已受到稅務機關行政處罰。修正案規定,對逃稅罪的初犯在補繳稅款和滯納金后,還應當由稅務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才不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的法律中明確規定了,所有的公民和企業都是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去進行納稅義務,同時在計算稅金時也是需要按照實際的金額進行計算,如果出現了隱瞞以及偽造的手段進行偷稅漏稅行為后,也是會給社會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響,稅務機關也會根據涉案金額做出處罰。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外國人同中國居民結婚的材料
2021-02-19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