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法人股東有責任嗎?
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是需要根據公司偷稅漏稅的目的來確定的。一般的偷稅漏稅公司法人代表會受到處罰,財務不會受到處罰,如果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行為,那么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具體規定如下:
1、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所有的企業和公民都應該履行繳納稅金的義務,那么在計算稅款時也不可以出現偽造、隱瞞的情況,當出現了偷稅漏稅的行為后,稅務機關是一定會對當事人進行處罰,那么對當事人的處罰會根據偷稅漏稅的金額以及造成了后果做出具體的決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