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漏稅補交不判刑嗎
依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偷稅漏稅在五萬元以下,公安機關立案前足額實繳應納稅款的,可以免于刑事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納稅人實施下列行為之一,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
(二)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納稅;
(四)進行虛假納稅申報;
(五)繳納稅款后,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所繳納的稅款。
扣繳義務人實施前款行為之一,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且占應繳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扣繳義務人書面承諾代納稅人支付稅款的,應當認定扣繳義務人“已扣、已收稅款”。
實施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行為,偷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偷稅罪,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納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七),本罪已被逃稅罪取代。
偷稅的問題需要自己進行合理的處置,否則自己的權益維護就會出現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有關的問題處置上,需要結合具體的i情況進行分析,有關的部門在問題的解決上需要 充分的資料,所以有關的當事人需要積極的進行收集,這樣自己的權益維護就會保障。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苗質量管理存在安全隱患,部門可采取的措施
2021-02-10刑滿釋放人員還能領取養老金嗎
2021-02-09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