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行政訴訟后出判決時間是多久?
《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八十三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第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行政訴訟的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決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行政訴訟的審理時間,國家法律制度也有明確規定,可是,不管是行政、刑事還是民事訴訟,其實人民法院的審理時間,是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相對應的向后延長一些的,比如一審不能在6個月以內出判決結果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后,就可以延長審理時間。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在我國行政訴訟法駁回起訴嗎
行政訴訟法修改看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參加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公司增資糾紛的適用范圍
2020-12-28拆遷糾紛一般往哪個部門反映合適
2020-12-18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