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3條的規定
民事訴訟證據包括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自定事實的根據。
審判人員在運用這一證據時應注意防止將虛假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對于當事人的陳述應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進行審查核實,以確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二、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三、一般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1、當事人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2、人民法院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3、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其實訴訟活動中除了證據的種類,舉證期限,舉證責任,還有對證據的認定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畢竟證據對法院的審判結果起到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舉證,在一般的民事訴訟活動中不能舉證,則意味著敗訴的可能性很大。
民事訴訟法調取證據的情形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中偽造證據怎么處罰
民事訴訟被告偽造證據會有什么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律師詢問怎么收費
2020-12-21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