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合同違約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二、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哪些
過錯責任原則及其構成
過錯責任的原則是指發生合同違約責任后,只有違約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承擔違約責任。違約方雖有違約事實,但其對違約沒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則不承擔違約責任。
過錯責任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也有弊端,增加守約方舉證的困難,增加了法院認定事實的難度,適用它有很大的隨意性,因違約發生的糾紛,違約方違約過錯程度很難有一個準確的量化標準按過錯大小的劃分實際上為審判人員主觀確定帶來較大的隨意性,也不能排除人情關系對過錯責任認定使其更大程度上的隨意性。
過錯責任原則是行為人基于自身的過錯而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可分為一般過錯責任原則和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前者要求受害人舉證證明加害人有過錯以及過錯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后者要求加害人舉證證明自身沒有過錯以及自身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否則推定加害人有過錯。
對于合同違約的情況,是需要基于實際的違約原因來進行認定的,對于一方個人原因導致違約的那么顯然是需要按照約定的標準來支付違約金的,但如果是屬于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違約,那么是不需要支付違約金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格式合同違約金法律支持嗎?
合同違約金最高限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產繼承公證需要多久
2020-12-12黑社會性質會沒收住房嗎
2021-03-17出讓毛地幾年沒開發可以收回嗎
2021-02-10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