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次行政強制執行催告期限有什么規定?
催告期限規定分為二種情況:
1、代履行的催告期為三日。
2、申請法院執行前的催告期為十日。
《行政強制法》
第五十一條 代履行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代履行前送達決定書,代履行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據、方式和時間、標的、費用預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當事人履行,當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時,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派員到場監督;
(四)代履行完畢,行政機關到場監督的工作人員、代履行人和當事人或者見證人應當在執行文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綜合上面所說的,強制執行一般就是針對于不履行判決的結果而需要做的行為,但對于這種情形一般都是有催告的期限,如果在這個期限之內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就不需要承擔法律的責任,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條款來,自己的錯誤就要自己承擔。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
2020-12-23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