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法中止執行的內容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處罰中止執行和終止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中止執行是指行政強制執行程序開始以后,由于出現導致強制執行程序無法進行下去的特殊情況,行政機關暫時停止強制執行程序,待該情況消除以后,繼續執行。終結執行是指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發生某種特殊情況,執行程序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繼續進行,從而結束執行程序。
中止執行不同于終結執行,前者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的暫時停止,但是仍有恢復和繼續執行的可能;后者則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徹底結束,并不再恢復強制執行程序。
1、原則上,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對上述原則規定的例外情形,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當場收繳罰款的條件和收繳辦法辦理。
對于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處罰決定機關返還。
2、除經申請和批準當事人可以暫緩或分期繳納罰款的以外,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2)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行政強制法律39條對于行政強制執行的中止有著明確的規定,有一些具體的情形之下不宜再次的進行相關的執行,比如說當事人沒有經濟能力履行相應的執行的義務,此時就要中止,等到有能力的時候再次執行。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總則
行政強制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不看不知道,2019年農村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出新規了
2021-02-16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什么作用
2021-02-10舊房屋拆除費用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2家庭電梯拆遷是否能賠償
2020-11-30沒有簽訂補償協議,房屋就被偷拆,合理嗎
2020-11-16《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