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應當如何處理?
一般意義上講,對行政行為的救濟,主要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兩條途徑。按照1999年頒布的《行政復議法》第六條(八)、(九)、(十)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等三類行政不作為,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按照1989年的《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四)、(五)、(六)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等到三類行政不作為行為(當然,其中的拒絕頒發、拒絕履行不應視為行政不作為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二、行政不作為成立的條件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對方的請求為條件,也就是說,是否只有在相對方請求,而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 義務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當行政相對方未請求時,行政主體的不作為可否視為行政不作為。從理論上說,行政主體的職責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體就應嚴格依法履行,而不應以相對方是否申請為條件;然而在實踐中,行政主體職責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對方權益的保護,存在著相對方未請求行政主體也知悉的可能,此時,相對方是否提出申請,不影響行政主體對相對方法定義務的履行。如當某公民遭受歹徒搶劫時被治安民警看見,此時,即使該公民未向該民警申請保護,該民警也應當履行保護職責。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對方不申請,行政主體不可能知悉,也就不可能履行法定職責。此時,相對方是否申請決定了行政不作為的成立。因此,不能在原則意義上將相對方的申請一般地作為行政不作為成立的必要條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行政不作為事件在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通過上述兩種方式進行維權,對于行政不作為的國家工作人員,可以由相關單位對相關情況進行合法的處理和研究,具體情況應當結合行政不作為的相關事項進行處理,對于不稱職的國家工作人員還需要追究相關工作責任。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交通事故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行政法規的制定機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文)
2021-01-15刑事案件證據會給報案人查閱嗎
2021-02-24醫療糾紛中尸檢是必須的嗎
2021-02-18農村強制征地怎么解決
2021-02-01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專利代理人掛靠需要多少錢
2021-03-03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