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許可聽證參加人有哪些
按照行政許可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行政許可聽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行政機關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
(2)聽證應當公開舉行。但對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事項,聽證可以不公開進行。
(3)行政機關應當指定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以外的人員為聽證主持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主持人與該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4)舉行聽證時,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供審查意見的證據、理由,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證據,并進行申辯和質證。
(5)聽證應當制作筆錄,聽證筆錄應當交聽證參加人確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二、行政許可聽證的適用范圍
就其作用而言,聽證應當適用于所有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但采用聽證程序必然要發生人力、財力的成本,因此,不可能所有的行政行為作出之前均要求舉行聽證。那么,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聽證程序的范圍就是十分必要的。確定聽證的范圍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即: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均衡原則和成本不大于效益原則。
聽證程序范圍的設置必須均衡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關系,即在有可能嚴重侵害個人利益的情形下適用聽證程序;遇有一般情形,應允許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決定是否適用聽證程序;在輕微影響當事人權益的行政決定或當事人放棄獲得聽證權利的情況下,不適用聽證程序。遇有個人利益與國家公共利益發生嚴重沖突的情形,則應優先考慮公共利益。這就是各國在國家安全、軍事、外交領域及緊急情況下均不適用聽證程序的原因。
聽證程序的設置還涉及成本與效益的關系。這里的成本是指行政機關適用聽證程序必須負擔的人力和財力。效益是指適用聽證產生的經濟社會綜合效益。如果僅考慮該程序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忽視其耗費的成本,那么它也是沒有生命力的程序制度。而如果為了避免人力的耗費而不適用聽證程序,從短期局部利益看,也許降低了成本,但從長遠看和全局看,卻是對行政目的和社會利益、個人利益的嚴重損害,是需要更昂貴的代價彌補的。因此,確定聽證程序適用范圍必須綜合考慮成本與效益的關系,在成本不大于綜合效益的前提下進行。
綜上所述,一般行政許可聽證是可以公開舉行的,但是如果涉及到國家機密不適合公開的情況那么也可以不用公開,所以就不是所有的行政行為在決定前都需要聽證,如果行政行為侵害到個人的利益,那么就可以適用聽證。
行政許可事項是什么意思?行政許可事項有哪些?
行政許可的特征是什么?
行政許可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臨時工在上班途中受傷也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嗎
2020-11-21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