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象行政行為是否構成合同履行的障礙?
抽象行政行為可以構成合同履行的障礙,政府抽象行政行為應構成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的一般觀點。關于不可抗力的認定,一般而言,存在三種觀點,即主觀說、客觀說和折中說。主觀說認為,當事人主觀上已盡最大的注意,但仍不能防止阻礙合同履行的事件發生。
不可抗力事件是與當事人主觀因素無關、發生在當事人外部的、非通常發生的事件。折中說則兼采主觀說和客觀說而立論,認為從性質上說不可抗力具有客觀性,不受當事人主觀意志的左右,但在具體認定不可抗力事件時,要看當事人主觀上是否盡到了應有的注意義務,據此判斷當事人主觀上是否存有過錯;兩個標準缺一,則不構成作為免責事由的不可抗力。
二、抽象行政行為有哪些
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將作不同的分類。以抽象行政行為的制定依據、內容和目的為標準,可以將抽象行政行為分為制定執行性、補充性、試驗性行為規則。以抽象行政行為的權力來源為標準,可以將抽象行政行為分為依授權制定行為規則的行為和依職權制定行為規則的行為。
最常見的分類是以抽象行政行為的規范程度與效力等級為標準所作的劃分。即:
1、行政機關的行政立法行為。指制定發布行政法規、規章(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的行為。
2、行政機關除行政立法行為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為。
主要是指行政機關針對廣泛的、不特定的對象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的行為。這類行政行為沒有對某個具體對象的特殊針對性,而是在一定范圍和管理領域內對一切人具有普遍約束力,并能反復適用,因此,它 雖不屬于行政立法行為,但屬于抽象行政行為的一種。
根據相應的法律條文可以知道,抽象行政行為屬于不可抗力的一種情形,由于民事主體并不能認為的改變或者是阻止,故而可以構成合同履行的障礙。若是債權人請求其履行義務,可以此不可抗力為理由拒絕履行,同時不需要支付賠償金。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要滿足什么條件?
要式行政行為和非要式行政行為的含義是什么
具體行政行為可適用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